Search


太久沒寫認真文,來分享一則舊聞(其實這篇在我草稿夾蹲很久了QQ)
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太久沒寫認真文,來分享一則舊聞(其實這篇在我草稿夾蹲很久了QQ)

〈出版社開「回頭書」書店 搶攻銷售最後一哩〉

先來個名詞解釋小教室:

👉回頭書:表示由出版社到通路(網路書店或實體書店)後,並未售出而退回出版社的圖書。例如之前中山地下書街6本500元的那種。在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程度不一的瑕疵,這一類的書無法很難再以新書姿態返回市場。(部分網路書店對書況要求較高,回頭書幾乎無法重回網路通路。)

👉二手書:從讀者手中回收再返回圖書市場的書,例如:茉X二手書店或一般舊書店販售的圖書。二手書的販售老實說已經跟出版社毫無瓜葛,僅屬讀者/藏書家間的買賣行為(無論售價飆到多高出版社都無法從中獲利)。

  只要是出版社就一定會有回頭書,因為目前的出版市場主要是「出版社→(經銷商)→通路」這樣的販售模式,當然部分出版社有自營通路或網路書店,但放眼目前規模較大的通路,如博X來、誠X等,都沒有自己的出版系統,得仰賴出版社供貨。

  對出版社而言,每次出貨或通路退貨都會對書籍帶來一定程度的耗損,這些圖書絕大多數品項不佳,或是書背撞凹、或是封面摺痕、或是貼了售價標籤、或是原本白淨的樣子不再。總之這些重新成為出版社庫存的書籍就是回頭書。

  母校大學的書店經常舉辦回頭書書展(而且生意應該不錯,已經變成常設書區了),幾間大型出版社輪流展示,每次檔期為期數個月至半年。說是帶有瑕疵的回頭書,某些書最不堪入目的地方卻只有書側標記回頭書身分的記號,其書況則與新書無異。

  此事凸顯了現今書市一大弊病──新書流動率太快。

  許多書還來不及在擁擠的市場中找到一席之地,便已落得回頭的下場。幾次回頭書展之後、幾間特定的出版社,我想部分讀者也跟我一樣學會了投機,只要稍加等候,部分出版品(甚至是一度熱銷的書籍)很快就會流向回頭書市場,屆時再從其中挑選書況較佳的,便可用較低的價格購入無論是品項不錯或是熱度還很高的書。(小朋友不要學)

  時報自營回頭書店的做法對釋放庫存、增加銷量(?)或許有正向影響;但面對整體的圖書市場,這樣的圖書outlet,到底是造福讀者?還是真的能活躍書市呢?可以拭目以待。(不過我日前去過該回頭書店,書籍重複率太高了R,換言之就是品項太少,整間店雖然裝潢得很文青很高雅,但整排、整櫃一樣的書真讓人逛不下去啊~)

雖然不喜歡中時,但這個新聞只有中時有報,只好姑且用之。
新聞連結:https://goo.gl/fXnw7W

#編數十驅之別院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是B編。 這裡有出版業的大小事。 偶爾談一下書, 偶爾談一下出版業, 偶爾談一下韓劇, 偶爾談一下社會。 ▲合作請洽:[email protected] ▲LINE社群搜尋「B編的冊格仔」
View all posts